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281|回复: 1

归隐嵩山——大道流行(1)诱人的美丽传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4 09: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归隐嵩山——大道流行(1)诱人的美丽传说


嵩山是儒释道三教荟萃之地。这种富于人文和自然精神的情况在我国的名山中并不多见。


根据现有的史料及实物考证,在嵩山地区,儒教虽然自孔老夫子之后即开始进行传播,但真正
的发展和发达是在宋代嵩阳书院建立之后;佛教的进入则应当是在晋代前后;而道教在嵩山地区有史可考的传播至迟是在汉代。嵩山在历史上最早也是被视作道教名山的。


道教是地地道道的富于中国特色的宗教。它讲究作为世间万物内在规律的“道”和“道”的外在表现“德”;认为道散则为气,聚则为仙,把神仙看作是道的化身,更是修道的人得道的明证。所以,道教徒既信黄老之学也拜神仙。


司马迁在《史记》中曾有“中国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此五山,黄帝之所常游,与神会” 的记载,其中的太室,即是指的嵩山。从我们今天的高度回望,作为一个不确定存在的黄帝,在当时要想在这五座名山之间“常游”,是不可能的;和神的会面也是荒诞不经的,但是,这至少证明了一点,就是在司马迁那个时代,关于远古时氏族部落的首领曾在嵩山地区活动过的史实或传说,已经过人们历代的口头传承流传下来。被尊为道教始祖的老子,也有关于他在嵩山地区活动的记载,如前秦王嘉(字子年)所撰《拾遗记》中载有老子隐居景山(道书称景山即指的太室和少室山)中,只与五位老叟一起逍遥处世的文字。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记载现在都还缺乏考古学上的支持,仅是传说而已。


说到嵩山与道教,不能不提的还有一些流传相当广泛的关于人们得道成仙的传说。最有名的恐怕要属王子乔乘鹤升仙了。


王子乔据不少史书上记载是周灵王的太子,名晋,好吹笙,能作凤凰鸣,被著名的道士浮丘公接引到嵩山中隐居修道三十余年,后来传话给家人,让他们七月七日到缑氏山见面,届时家人果然见王子乔骑着白鹤立于山顶,只是能看得见却不能到他那里,数日后王子乔举手告别众人升仙而去。史书载嵩山曾建有王子乔庙。后来诸多的文人骚客都有吟咏这位成仙王子的文章诗词传世。唐代大诗人宋之问有《王子乔》诗:“王子乔,爱神仙,七月七日上宾天。白虎摇瑟凤吹笙,乘骑云气噏日精。噏日精,长不归,遗庙今在而人非。空望山头草,草露湿人衣。”白居易也有《王子晋庙》诗:“子晋庙前山月明,人闻往往夜吹笙。鸾吟凤唱听无拍,多似霓裳散序声。”王子乔的同父异母妹妹王观香,在传说中也和他一样在嵩山中修炼三十九年后得道升仙而去。


西汉时,有个叫王兴的,曾闻汉武帝之言,说登嵩山时见仙人,自称九嶷山人,指点汉武帝说嵩山中有菖蒲,服食可以长生不老。汉武帝以为神仙谕示,就采菖蒲服用并以此语知众人,但均因服后不适而没有一个人能持久的,汉武帝亦不能外。惟有王兴闻听此言后坚信不移,采服不息,后来果然得道。


不过,这类传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呈减少的趋势,一来应当是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对于大千世界中不能解说的谜团逐步有了新的认识;二来道教在北魏初登国教之位后,在唐代更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崇高地位,至宋以后,特别是明清以后,就逐渐式微,人们重视的程度降低,有关的传说自然也要减少了。


言及道教,少不了的还有炼丹之术。自从秦始皇招致游方道士炼丹以求长生不老,中国后来的皇帝们不少都着迷于此道,这为那些自称有此仙术的人开辟了一方市场。当然,我们现在知道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炼丹以求不死之身其本质上绝对属于一门伪科学。可是两千多年前这样一个命题对人们,特别是至高无上的皇帝无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反正他有着用不完的权力,也有着用不完的金钱,就算是只有百分之零点一的希望,也值得尽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努力。嵩山是道教名山,自然也就少不了这样的大道之士。


较早的记载有先秦时周人,叫刘奉林,在嵩山学道,靠服食黄连而得不死。曾于四百年中三次炼丹,均因有邪物干扰而不得成功。还有一位唐朝人叫丁寔的,自号嵩山隐人,他自称自己是秦始皇时人,因逃避焚书坑儒而入嵩山,因为服食了一丸不知何许人赠与的丹药而得不老,但因不能驾御云气而无法升仙,安史之乱前,丁寔因察觉先兆而离去,自此不能再见。我们今天看到这里时,多数人恐怕会一笑了之,还会判断这个丁寔肯定就是唐朝人,服丹长生不老之说也是瞎白话儿,至于逃避安史之乱,这些东西在当时完全是有先兆的,觉察出来的人何止成百上千,在史书中可查出的就不在少数。可就在距今只不过三四百年前的书中,人们还是诚惶诚恐地记载下这一人事,最多是以一“疑”字表示以待智者之意。


唐代是道教发展的一个巅峰时期。唐高宗时,曾召隐居嵩山的道士刘道合进宫为之炼丹,丹成而刘道合去世。后来高宗要把刘道合的墓迁走,刘的弟子们将师父的棺材打开,想为他换换衣服以便改葬,却发现刘道合的尸体只剩下一张空壳,背上开有一道缝,好像是蝉蜕一样。高宗听说后遗憾地说,这个人说是为我炼丹,没想到他自己服食以后升仙去了!


还有更美丽的传说,也是唐代时,河中少尹冯徽的妻子薛氏,二十年中坚持焚香念道,感动了仙君下凡,赐其一粒仙丹,薛氏遵嘱于八年之后服之,果然有二仙女密降到她的房间里,催促她赶快去嵩山,仙君在那儿安排有人迎接她。人们发现薛氏死在自己的房间里,当时有仙鹤三十六只在屋宇之上飞翔,薛氏的尸体如同生前一样,第二天,云霞满天,忽然天起霹雳,人们看时,只见薛氏的尸体已经不见了,只留下了人们给她穿的衣服和盖的被子。虽然以今人的目光解读这一切觉得荒诞不经,但毕竟还有些许美的意味包含其中。


但是,有的传说在我看起来就不那么具有美感了。明人傅梅在《嵩书》中记有一个在嵩山绝顶炼气功的道士,姓颜,不知名字为什么,人称颜道士。这位颜道士一天忽然对他的弟子们说,我要进洞里去修炼了,你们用土把洞口堵死,死到洞内洞外呼声都互相听不到为止,再把洞口的草啊树的都砍伐干净,别让砍柴的人来到这里。过三年以后你们把洞口打开,如果我的身子歪了,那就是修道不成功了。弟子们遵命做了,过了三年,弟子们可能是害怕,不光他们自己,还喊了其他人有一百来个,一块把洞口打开,果然发现颜道士双手抱卵坐在那儿,没有歪。这要在现在修书的话,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入书,因为我们知道,再好的功夫也离不开空气,把洞口堵死就断绝了空气的进入,任什么高人也没法活下去。弟子们愚昧,老师也不应该这么着对待自己。我看到这儿时总在想,这算不算学道不精呢?


事实上,是颜道人自己把自己闷死在山洞里了。


也许,还是社会发展的不到时候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5 17: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5-2 00:15 , Processed in 0.0326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