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青春的边上 ----浅谈梁玲娟的小说《白羊座女孩》
一前些日,登封藉的著名小小说家梁海潮老师很郑重地送我一本书,说是她的二女儿梁玲娟,继大女儿梁婷婷出版长篇小说《爱情不会说谎》之后,新出版的长篇小说《白羊座女孩》。书名叫“白羊座”,封面又是粉红色的,这让我这个年过不惑的中年人有些隔代之感。没有看内容,先上网查了一下“白羊座”是什么东东。百度百科这样注解说:白羊座,Aries。是黄道十二星座的第一宫。白羊座就像小孩子一样,直率、热情、冲动,但也十分的自我为中心和孩子气。位于双鱼座和金牛座之间,出生日期为阳历3月21日—4月20日。于是,我臆测这本书大概是要写一个有着直率、热情、冲动,又有些孩子气的女孩了。 二小说很快读完了,令我很吃一惊。一个80后的女孩儿,竟写到如此水平,长篇小说应具备的各种规模都有了,有些地方且别具匠心。先说小说的结构上,由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是菁菁与大学同学吴江看不到结果、最终也没有结果的爱情,一条则是菁菁在初涉职场中,一次次的相亲经历。这两条线本来就是矛盾的,心中爱着一个人的人,相亲肯定是没有结果的,可看不到结果的爱情,又让她不得不屈服于现实的相亲。于是,一边在没有结果的爱情中不能自拔的煎熬着,一边又在一次次被迫的相亲中无聊疲惫地应付着,这两条线索的交织推进,使主人公菁菁有了特殊年龄特有的纠结和性格,一会儿痛苦不堪,一会儿又玩世不恭,表面上积极乐观,落落大方,甚至大大咧咧,满不在乎,内心却痛苦无比,郁郁寡欢,甚至清高孤傲,冷眼乾坤。这大概正是小说为什么叫“白羊座女孩”的原因吧。主人公菁菁是个白羊座女孩,直率、热情、冲动、孩子气都有,但人生是分阶段的,走在青春边上的菁菁更多的,还有着那个特殊年龄段的懵懂、痛苦和孤独。对照作者的年龄和经历,我测猜这该是一个带有点自传体的故事。许多作家的长篇处女作都是自传体,由于有丰富的自我生活和情感作基础,尝试长篇小说创作才有可能。再说人物塑造上,小说除女主人公很是出彩之外,共写了大大小小二十多个人物,性格鲜明的不少。比如大学恋人吴江,出身卑微,在无力改变命运的现实中,感情渐渐迷失,醒悟后却又用极端的方式,幼稚地想找回当初的恋情,终使一场本不看好的爱情,在更加伤害中收场。吴江这个人物的性格是极具现实意义的,在当今浮燥的社会中,许多大学爱情男女都是如此,特别是男孩子,往往会在爱情遇到现实困难时,选择逃避与放弃,但当在现实中受到打击时,又想找回当初的美好,这种人可憎又可怜。再比如菁菁的初恋男友陈小峰,青春期爱情萌动的少男少女,爱情的纯洁度如一张白纸,给菁菁留下了极其美好的回忆,成为了菁菁后来在现实生活中的最好疗伤之药,可当多少年后相遇,现实却异常的残酷,菁菁仍用原来的方式面对他时,原来的纯洁却成了骗人的眼罩。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塑造吴江和陈小峰这两个人物性格时,把他们的性格变化纳入了他们人生命运变化的大框架里写,这样,性格有了命运做支撑,人物就显得厚重而真实。另外还有不学无术的富二代刘天豪,还有高富帅的纨绔子弟杨毅,还有满嘴跑火车的花花公子田伟,还有遇事胆小无主张无担当老实窝囊的韩明杰,等等,个个都刻画得相当到位。三是在故事的铺叙上,张驰有度。整个小说看上去就是写了几次相亲经历,而每次经历也都无果而终(除了最后一次偶遇),但在相亲故事中,作者巧妙地通过回忆、插叙等手段讲述着主人公成长、初恋、大学爱情和弟弟的爱情等故事,这些故事呢,看着似乎不是小说的主脉,而事实上,这些故事又正如夹心面包里各种各样的水果心,正是这些水果心面包的整体品质和味道,影响着主人公的情感和相亲故事的走向。这种颇具匠心的叙事方法,作为一个初涉长篇的作者,能把握到相对的恰到好处,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儿。总之,这本小说,不管是情节结构的安排,还是叙事方法的处理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三一个80后,初涉长篇,就写到这种水平,实在是了不得。但如果按好小说的要求去欣赏,本人感觉也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人物塑造方面,除在主人公秦菁菁的性格塑造上,动用的手法较多外,其他人物大多都是用平铺直叙的方法,这样人物形象就会很平面甚至模糊,给人留不下深刻的印象。二是故事情节处理上,矛盾冲突太少,几乎没有悬念,甚至一次次的相亲,情节给人重复雷同之感,读者容易产生阅读疲劳。三是在故事叙述主体上,给人有错位的感觉。整个故事是用第三人称叙述的,但总给人第一人称的感觉。我想这大概是由于主人公秦菁菁有作者个人的影子,所以在叙述中就无意识地变了叙述身份,小说在讲到秦菁菁时,明显有第一人称的叙述痕迹,而在讲别的人物时,却又往往是秦菁菁的叙述视角,这样,许多人物的塑造就难以客观化、复杂化,也使写到许多非主人公秦菁菁经历的事儿,如硬塞进去的一般。另外,也因叙述主体的原因,致使秦菁菁的一个个相亲对象都成了“反面形象”,难免使读者会产生对主人公的一些“反感”,因为在大家眼里,看不上任何人的人,本身恐怕也是毛病的。可能作者想表达的是,秦菁菁看不上一个个相亲对象,是由于旧情难舍,但小说中这方面的表述却并不明显,而读者更多看到的却是秦菁菁眼中的一个个流氓习气、华而不实、心怀鬼胎、窝囊怕事的“花花公子”或“富二代”的形象。读东西,写随感评论,大多都有眼高手低的毛病,写一本十万多字的小说,别说创作,仅仅码上那么多字也得多少的功夫?特别如我这种只读过几本小说又从未写过小说的人,事实上是根本没有资格说东道西的。但是,既然看了,心直口快,总想说几句的,特别是不足的地方,虽仅是个人的感觉,我想不妨说出来,万一对作家本人有益呢? 四前天,几个爱写东西的朋友聚会,又说到登封的小说创作,大家的基本看法是,小小说这一块儿,梁海潮老师虽然这几年因忙于世务,提笔少了,但以前的作品仍是难以企及的标杆。长篇小说这一块呢,已故的甄秉浩先生,算是目前影响最大的,后来者也不少,但影响都不太大。文章千古事,经营起来绝非容易。我想,谁都不是生来都会写小说,包括许多名家,看其最初的东西,也大多稚嫩。特别是现在社会,节奏快,人人都浮燥,别说写小说,能静下心来读长篇的都难得。所以,梁玲娟作为80后的年轻人,能够出手便有如此高的水平,除与其家学有关外,更重要恐怕则是她的才华与对文学的挚爱了,如果能坚持下去,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和创作水平的提高,必将会写出更好更有影响的作品的。 五最后,把初读完这本小说后,随手写的一首小诗附在后面,算做结尾。《走在青春的边上》青春边上独倚斜阳眼前处处芳草又怎敌天涯吴江无奈何有情总被无情伤 青春边上孤飞月光拣尽寒枝不肯怎奈得红尘茫荡遇秋风姑且当作春风赏
:) :) 祝贺一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