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每文 发表于 2014-10-22 15:36:28

西行日志:束河古镇与攀枝花

本帖最后由 少林每文 于 2014-10-22 15:41 编辑


    束河古镇是丽江古城的美眉,值得看看    
   
       在丽江附近,有一新兴古镇:束河古镇,风姿绰约,被称之为丽江古城的姊妹篇。
   中午,我坐11路公交车,到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方向,在一转盘下车后,很有耐心地向西北走了又走,看到束河古城石坊。上有汉文和东巴文对联,很有意思,可惜没有拍照片。






      这里依山傍水,一条龙泉水孜孜不倦贯穿镇区,村中有一长30米,宽27米的小小四方街,与古城四方街一样引水冲洗,街上那些被马蹄踩得光滑平整的石板上还映照出昔日的繁华,当年徐霞客游象山时走过这里,并有记语:“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象落其石上,其为十和皖。”十和就是今天的束河,描写的就是当年束河镇的情景。漫步于古镇街衢,迎面扑来的是古老而浓郁的文化气息。作为丽江古城周边民居建筑的束河古镇居民,如今已成为丽江“世界文化遗产”中富有特色的一部分,吸引着不同肤色的中外游客沓至纷来。


         


    束河古镇在旅游小城镇建设中注重科学规划,保护与开发并重,短短几年间,古镇从一个鲜为人知的边陲小镇发展为全国最佳人居环境魅力的名镇。平均每天游客超过5000人,节假日或黄金周高峰时,每天游客达到1.2万人。呈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气象。在旅游小城镇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坚持“保护的前提下发展,以发展促保护”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我用一个钟头时间,走马观花胡乱走了一通,面积不及四分之一。一场紧凑而短暂的大雨倾盆而降,我在一个小摊位边的小凳之上,吃了点东西,把雨等停。离开。
   如今的城镇化建设劲头正浓,作为农村,一些富有特色的房舍被轰然推到,代之以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延续数千年的农耕气息荡然无存。政治角度,这是一种革新;文化视角,是一种灾难。与此相比,而束河古镇的做法,可谓创意,高明,富有特色,既拉动了旅游产业,又很好保护了文化遗产。


8月1日



      
攀枝花是一座执著地攀附在金沙江上的城市

          今天八一,是建军节。
          从上午7:30到下午4:30,历时九个小时,坐汽车从丽江来到四川攀枝花市。
雨下了好几个钟头,车抵攀枝花市,雨才渐渐收敛,从丽江所在的云南路况很好,而走入四川攀枝花地接,道路极其颠簸。   
       攀枝花,这个四川最南端的城市,何以拥有花样般的名字,不知道。只知道从汽车客运中心下车在赶往火车站的64路公交车,一路过桥,钻洞,上坡,下坡,迂回曲折了45分钟,才明白了金沙江以水为刀剪,生生地把地位非常的工业城市切割了好几个部分。


      
       攀枝花位于金沙江畔,所以他没有拥有千里地貌,而是在崇山峻岭中因地制宜,极力寻找发展的空间。火车站也只有在较为偏远的地方站稳脚跟,让旅客有了上车下车的间隙。为此,我说,把长江比作一棵大树,江河是她的枝叶,而攀枝花就像一朵花,执著地攀附于金沙江这一虬枝上,热情而幸福地绽放着。               
       8月1日晚上,我坐在攀枝花火车站候车厅二楼连椅上写了以上文字。

莫愁 发表于 2014-10-22 16:17:26

好美喔

大河情 发表于 2014-10-22 16:29:59

:):):):):)

大河情 发表于 2014-10-22 16:30:16

恭赏楼主的文字,终于明白了攀枝花名字的由来!祝好文祺!

大河情 发表于 2014-10-22 16:31:27

图文并茂!点亮同赏!

看破红尘 发表于 2014-10-22 21:26:52

:P:P:P:P

看破红尘 发表于 2014-10-22 21:27:30

好美哟!啥时候咱也去看看,嘿嘿

心情寂寞 发表于 2014-10-22 22:38:23

哥哥去过的地方很多呀!

大河情 发表于 2014-10-22 23:38:48

:)

少林每文 发表于 2014-10-23 16:25:53

:)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西行日志:束河古镇与攀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