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讲堂笔记:对联中的对仗
本帖最后由 嵩颍情 于 2014-10-15 08:20 编辑对联中的对仗-----笔耕墨海[星云]老师【2010年6月7日】
开始上课了
请安静
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要欣赏与写作对联,必须了解其基本的格律要求。所谓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指对联中有关平仄、词性、语法修辞,以及书写张贴等方面的格式与规律,其核心是对仗。对联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六要素,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这六要素又可以分别从基础、语法、声律三方面来加以理解: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基础要素。从全联来看,原则上,只要上下联字数相等,不论多少字数均可。如上下联各四个字,则称四言联,上下联各五个字,则称五言联,等等。但在实践中,对联多为四字以上,因汉字一般需要四字以上才能组成句子。而限于对联特殊的形式要求,亦难有上千字的长联。在要求全联字数相等的同时,还要求各分句字数相等。换言之,如果上联是由几个分句组成,则下联也应是由字数上与之一一相等的几个分句组成。总之,如果连字数都不能相等,那无论如何也难以称得关,也就是意思要互相对应,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大多数对联上下联之间的内容对应属于互相衬托的关系。这种衬托或者是从相同的角度互相映衬、互相补充(即所谓“正对”),或者是从相反的角度互相反衬、互相对照(即所谓“反对”),通俗地说,正对即上下联立意相近,
对联在如:
心平积福
欲重招殃
还有少数对联上下联之间的内容对应属于互相衔接的关系(即所谓“串对”,或称“流水对”),也就是上下联两个分句共同构成一个复句,上下联存在一种连贯、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目的等复合关系。
如:
三星白兰地
五月黄梅天(常用无情对)
庭前花始放
阁下李先生(常用无情对)
公门桃李争荣日
法国荷兰比利时(常用无情对)
总之,字数相等,内容相关,是形式和内容方面最起码的要求,故将二者称为基础要素
对联定义
楹联是对联的雅称,用以强调其文学性质。对联是楹联的泛称,可以包括文字游戏。在一般情况下两者可以通用。
对联是由两串等长、成文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也就是说,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联文是有意义的,或可以理解的;平仄要合律,对仗要工整;对联是独立存在的文本,不是其他文本的一部分。
凡符合这些条件的就是对联,否则就不是对联。律诗或骈文中的对仗句,只有在脱离律诗或骈文而独立存在时,才能称为对联。 我们没有把上下联在意义上互相依存的要求(这是一般对联都应满足的要求)写入定义,只 是为了承认“无情对”也是对联。
例如:
三星白兰地
五月黄梅天
这副对联平仄合律,逐字相对,绝对工整,上下联分别成文,但是上下联在意义上毫不相干。上联是一种酒名,即三星牌白兰地酒。下联是江南五月阴雨连绵的天气,也是梅子熟了的季节。据说是为了给“三星白兰地”做广告,故意出下联征对。
其效果之大,可想而知。 我们也没有把现代句法概念写入定义,因为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句”(pause)的概念,与白话文或英语中“句子”(sentence)的概念不同。有些对联很难说是意义完整的句子。
例如: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义廉
这副隐字讽刺谜联,上联不成句子,下联不成句子,合起来也不成句子,但是上联有含义,下联有含义,合起来意义更明显(忘八 / 无耻)。
因此,我们只需要知道这副对联是七言句式, 能理解字面和隐藏的含义就行,没有必要进行深入的语法分析。楹联,与诗、词、曲、赋、骈文一样,属于古典文学范畴。
楹联的基本句式来自骈文和律诗。用现代语法来分析楹联结构,是当前楹联教学的一大误区。因为楹联结构是声律结构,不是语法结构,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两者是一致的。
楹联语法(或文法)与一般语法(或文法)并无多大差别,无庸多说。
下面谈到的“句”,是指诗词的“句式”,或古文的“句读”,不是现代语法中的“句子”。
下面讲讲对仗
对联里很重要的一部分
【对仗】:中古时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对仗又称对偶、队仗、排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
对仗有如公府仪仗,两两相对。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偶发展而成的,对仗本身应该也是一种骈偶。
格律诗对仗的具体内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
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
再次,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相同。
如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宫室、服饰、器物、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动作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方可为对。
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类型,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在内容上则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名目。
【工对】:近体诗中用得很工整的对仗,称为“工对”。要做到对仗工整,一般必须用同一门类的词语为对,如名词中天文、地理、时令、器物、服饰等同一意义范畴的词。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对仗相当工整。诗中的“两个”对“一行”(数量结构对数量结构),“黄鹂”对“白鹭”(禽类名词相对)、“翠”对“青”(颜色名词相对)、“千”对“万”(数词相对)都是同类词为对,非常工整。
【宽对】:近诗体对仗中的一种。它与工对是相对的概念。宽对是一种不很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的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对仗。
宽对要比邻对的要求再宽一些。如一般以名词对名词、以形容词对形容词便可以。
【邻对】:近体诗对仗中的一种。用词义的门类比较接近的词为对,便叫“邻对”。所谓词义门类相近,如天文与时令、地理与宫室、器物与衣饰、植物与动物、方位对数量等的关系。用这些意义接近的词为对,就是邻对。
【自对】:也叫当句对,对仗的一种,一句之中某些词语自成对偶,叫作自对。
【借对】:近体诗的一种对仗方式,或称为假对。它通过借义或借音等手段来达到对仗工整的目的。
A:借义是利用词的多义性,通过一个词的某一种意义与相应的词构成对仗,但诗里所用的并不是这一种意义,而是另一种意义。
刚说了,等下讨论。如杜甫《曲江》诗:“借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一词具有多种含义,一为“平常”,一是“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前者是一般的副词,后者是数量词,这里用寻常来对数词“七十”,用的是它本来具有的数量方面的含义,而诗中用的却是它副词方面的意义。这就是“借义对”。
B:借音是利用字词之间的同音关系,以甲词(字)来表乙词(字)。例如对句用了甲字,对句本来应当使用与甲字意义相类似的乙字,但用乙字在全中的意义上又不合适,于是就选用一个与甲字同音而又字义相关的丙字来结成对仗。
洪觉范《天厨禁脔》有琢句法,中假借格如"残春红药在,终日子规啼",
以红对子(谐紫),
又如"住山今十载,明日又迁居",以十对迁(谐千)”皆是假借
当代诗词理论家李汝伦在论及诗词格律时,把中国诗词的特点誉称为四大美人,即是:声韵美、均齐美、对称美和参差美。除参差美只适应词曲体裁外,其声韵美、均齐美、对称美的特征同样适用于对联。其中的均齐美就是我们这里要说的节奏美。
当代诗词理论家李汝伦在论及诗词格律时,把中国诗词的特点誉称为四大美人,即是:声韵美、均齐美、对称美和参差美。除参差美只适应词曲体裁外,其声韵美、均齐美、对称美的特征同样适用于对联。其中的均齐美就是我们这里要说的节奏美。
一、对联的节奏美
节奏美主要表现在节奏的平均、字数、行数的固定上。在律诗中,五言诗为三拍, 七言诗为五拍,五言句法多为上二下三,七言句法多为上四下三,但不管句法如何,其顿数则仍须一致。
天啊,速度只能放快点,还有好多要讲啊
刚讲的,看懂了吗
啊,那节奏美就不讲了
好啊,我一个个的来为难你们
今天就讲这么点
下面是师生临屏请欣赏!
当句对是自对
【自对】:也叫当句对,对仗的一种,一句之中某些词语自成对偶,叫作自对。
凝霜的就是例子
无情==有爱
浪子无情偏有爱==
花心少理却多枝
高二·凝霜 21:16:29
浪子无情偏有爱==男儿少语却多行
笔耕墨海[星云] 21:17:11
练习:
龙舟竞渡欢歌起===
要求工对
笔耕墨海[星云] 21:17:33
【工对】:近体诗中用得很工整的对仗,称为“工对”。要做到对仗工整,一般必须用同一门类的词语为对,如名词中天文、地理、时令、器物、服饰等同一意义范畴的词。
高二·凝霜 21:19:33
龙舟竞渡欢歌起==焰火争鸣喜宴开
笔耕墨海[星云] 21:20:13
是谁刚嚷着要做练习的,这下都阉割了啊
焰火争鸣===这焰火嗓门还挺大的啊
笔耕墨海[星云] 21:21:13
焰火也能叫了
初一·瞎娃子21:21:48
龙舟竞渡欢歌起==凤屏纷展赞叹来
笔耕墨海[星云] 21:21:51
纳,动词
笔耕墨海[星云21:22:20
瞎娃子平仄跑哪去了
高一·海韵21:22:42
龙舟竞渡欢歌起===汽笛长鸣送韵来
笔耕墨海[星云]21:22:38
你是越打越犯错误
笔耕墨海[星云]21:23:20
我咋越教,学生越犯错误呢
高二·白裙飘逸21:23:47
龙舟竞渡欢歌起==艾草飞香甜粽来
初一·瞎娃子21:24:01
龙舟竞渡欢歌起==云影相逐飘逸风
高二·白裙飘逸 21:24:08
你这个欢字真的让人当成动词啊,
笔耕墨海[星云 21:24:10
白裙的合情合景合时令
笔耕墨海[星云] 21:24:41
瞎娃子越快越糊涂了
香香 21:24:15
龙舟竞渡欢歌起===
海浪逐流螺号吹
初一·瞎娃子21:25:10
龙舟竞渡欢歌起==云影相逐飘逸来
笔耕墨海[星云]21:25:21
欢歌==螺号???
笔耕墨海[星云21:27:24
一定支持
初三·五瓣丁香21:27:32
我那里也在听你课,学习呢
笔耕墨海[星云]22:03:15
比如:白裙,
白=形,裙=名,偏正结构
合起来名词
高二·白裙飘逸22:03:24
原来,真的和星云老师的心心相通啊
高二·白裙飘逸(22:03:42
比如墨海,
高二·白裙飘逸(22:03:53
墨虽然别处是名,
高二·白裙飘逸22:03:56
可此处是形,
高二·白裙飘逸22:04:00
海是名词,
笔耕墨海[星云 22:04:12
墨色的海
高二·白裙飘逸22:04:29
墨海==墨+海==形+名==名词,
高二·沐燚軒主22:05:13
什么海啊,是墨海
高二·白裙飘逸22:05:57
不是大海,
高二·白裙飘逸( 22:06:02
是墨海,
高二·白裙飘逸22:06:17
所以翻来复去,还是名词,
初一·妩媚风铃 22:06:58
龙舟竞渡欢歌起
装饰美观使劲瞧
高二·沐燚軒主(22:07:06
修饰字的含义不同 欢,形容词,墨,名词
高二·白裙飘逸22:08:09
龙舟是偏正结构的啊,
竞渡也是动宾,
高二·沐燚軒主22:09:10
龙舟是名词,什么舟啊,龙形的舟
高一.花浓人22:09:29
一弦小月琴中泻==
高二·白裙飘逸22:12:22
一弦小月琴中泻==半缕清风阙里溶
一弦小月琴中泻==几朵夏荷笔下开
一弦小月琴中泻==几首情诗心内藏
一弦小月琴中泻==几笛琴音指下残
高二·沐燚軒主22:19:21
绝句,首句平收必须压韵
笔耕墨海[星云]2010-6-7 22:25:17
是“联绵词”、“连绵字”的别称。双音节语素的一种。连绵词是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它有两个字,只有一个语素。这两个字有的是声母相同,如“慷慨”;有的是韵部相同,如“窈窕”;有的是同音重复,如“孜孜”;还有的两个音节没有什么关系,如“嘀咕”。前三种连绵词的存在加强了汉语的音乐性。连绵词不能拆开使用,很少的因修辞需要而分开(如“天翻地覆慨而慷”)也不能拆开来解释。连绵词不能就字面来进行解释,如“仿佛”不能解释为“模仿佛爷”。
这是在一个诗词网校群里的课堂笔记!希望能给诗友有帮助! :P:P:P:P:P 俺也学学对联知识! 楼主辛苦!点亮同赏! 学习了。 花枝继续来学习!楼主辛苦!敬茶问候1 :P:P:P:P 来学学! :P